1999年,杨伟光从中央电视台台长任上退下。当时,CCTV是中国最具公信力的媒体之一:《焦点访谈》被时任总理朱镕基誉为“群众喉舌、政府镜鉴”;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北京人在纽约》等本土电视剧掀起
-1=
惊人的收视狂潮。 %IWVol"B
现在仍活跃在央视荧屏上的一大批名播音员、名主持人及幕后的众多制片人、导演,都是在杨伟光时代“出道”的。若不是当年杨伟光“发明”了全新的用人制度,打破事业单位的“编制”壁垒,他们也许就不能迈进央视大门,或者得不到重用。 G >V`-
当年倪萍34岁破格晋升高级职称,不少人反对,认为提得太快。杨伟光说:“倪萍担当的是和赵忠祥一样的工作,而且是没有人能取代的,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个名额给她?” BdP!Ps
如今,年逾古稀的杨伟光还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:拍电视剧。退休后他创办了“天地人传媒公司”,担任董事长。“天地人”最有名的作品是曾在各地卫视热播的情景喜剧《家有儿女》。 }x#:@f
近日,记者采访了杨伟光。 {.HieX%]o!
“杨伟光,你是大老板了” |`DCt7"*c^
记者:央视成功的关键在哪儿? XLVf6a6$
杨伟光:一个是要有钱,其次是要有人才。要是还靠向国家申请拨款,如果我需要最好的设备,要花8个亿人民币,能给你拨一半就不错了。主要是1992年以后可以自筹资金了。1991年我当台长时,央视真的很困难,广告和其他创收加起来2.7亿,主要靠国家拨款。我当台长之后,1993年广告费到了7.6亿。 yi-lT>lZ|J
记者:怎么挣到钱的? |x".,
杨伟光:1993年,广告部主任找我,说如果敢在《新闻联播》和天气预报之间播广告,企业愿意拿大钱。那时观众对广告还挺反感,但钱对央视来说太重要了,我觉得不妨试一试。1994年我们就开始做30秒钟,因为短,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过去了。不出所料,播出之后没有任何人提意见。半年后广告延长到1分钟,大家对广告印象深了,影响也就有了。 8s/W\#\
记者:央视的工作人员说,央视是在您手上富起来的。 f{F7/j_(
杨伟光:我们1997年广告突破45个亿,缴税就4个亿,上交广电部等各个部门8个亿,剩下的自己安排。 ,=3J*4n`_
记者:都用在哪儿了?
DKD&>4d
杨伟光:李鹏同志当时说,“杨伟光,你是大老板了。”我上交完钱之后,剩下的钱买设备、做节目、买房子、发奖金,就有自主权了。我们那几年建设和购买了20多万平方米房子,按干部的级别和职称来分房,而且那时买的房子超标,比较大,现在还有职工说,他们最大的资产就是那套房子。 ,`Nhl"gT
记者:央视主持人的薪酬怎么定的?外界有传言说,比得上明星的收入。 t"k/3%[
R
杨伟光:中央台主持人的薪酬还是按国家干部的序列来走,但是有补贴。一个是我们给主持人化妆费,一年有多少钱,让他们用好的化妆品;第二个是服装费,他们要出镜,代表国家台形象。其他的工资、奖金和同级别的干部职工没有太大差别,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。 /^
:3S'c
记者:您怎么看主持人“走穴”问题? 3MGD(,j
杨伟光:我们为什么不允许“走穴”?就是因为节目播出时间是固定的,怕影响到节目的正常录制。我还规定主持人不许拍电视剧,拍片一走就要一年半载,肯定会影响节目。你实在想去演,可以离开这个岗位,所以文清走了、倪萍走了、赵琳走了——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,走也挺好。 7_J#fh5C
很多“名嘴”都没有编制 S& |